兩會熱點早知道,鼓勵社會力量加入,加強社區居家養老
潘碧靈
“人口老齡化將帶來社會保障支出和養老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需要特別加以關注。”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表示。
今年全國兩會,潘碧靈遞交了18件提案,主要涉及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其中養老是他最為關心的議題之一。
“當前的養老服務政策缺乏對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明確區分,在政策的實施和相關工作實踐中缺乏合理統籌,容易出現偏差。”潘碧靈建議規范完善“三大機制”,避免養老服務事業托底的有限性和養老服務產業的過度市場化帶來的弊端。
一是建立細致完整的養老服務差異化供給機制。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嚴格設置事業性托底養老服務對象的“準入門檻”,引入身體能力、經濟收入、家庭支持等條件,確保公辦養老機構優先收住失能、經濟收入低、缺乏家庭支持的老人;另一方面,不斷提升普惠型福利的政策目標靶向,將失能老年人居家照護服務補貼制度改為長期照護保險,政府對家庭收入較低的老人繳納保險費用進行補貼。
二是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分類制定養老機構支持政策,公立養老機構應堅持“嚴門檻”和“?;?rdquo;,主要接收養老服務托底老人,機構運營成本由地方政府主責籌集;對于公建民營和公辦民營養老機構,因政府免除了場地租金,應委托專業機構對其運營成本進行核算,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指導價格;而對于市場化的養老機構,政府重點做好管理與服務工作。分類制定養老機構質量評價標準,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的評價政策,應從當前星級評定偏重規模和硬件,轉向服務過程和服務效果評價;市場化的養老機構,最適于采用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星級劃分與評定標準,納入政府的星級管理。
三是建立嚴格動態的養老服務購買評價機制。潘碧靈認為,應將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范圍和內容確定為基本養老服務和老年人“剛需”,特別是困難失能老人的照料服務;優化購買養老服務的流程,賦予街鎮更大的資金使用權限,可適當延長購買服務的年限,社區居民代表具有確定服務主體的決定權;通過第三方對購買服務進行評估,并由評估機構督促服務組織對弱項進行指導、改進;建立養老服務商信息平臺,提供資質、服務內容、價格、服務過程、評定等級結果以及老人滿意度等全面細致的信息,對于服務質量偏低、存在欺詐行為的服務商,采取降低等級、通報批評等方式進行制約監督,對于優質服務商采取“以獎代補”激勵策略,引導其主動提升服務質量。
顧福林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近年來,我國各地不斷加大投入,提高保障,基本建成了城鎮社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但目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人民群眾養老服務的迫切需求日益增長,還需不斷改進和完善體系建設和相關工作。”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顧福林說。
顧福林表示,應加強宣傳,深化認識,關注關愛老人,大力推進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全社會對養老服務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知,促進全社會關注養老事業,關愛老人生活。建立激勵機制,通過弘揚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行為,形成全社會關愛老人的氛圍。
養老用老相結合,把用老作為養老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推動互助式養老發展。盡快出臺科學的延遲退休政策,充分發揮老年人余熱,發揮人才的最大作用。對60歲以上在崗工作人員增加休假時間,充分體現對老年人的關懷。鼓勵建立老年志愿服務組織,推動老年互助服務。積極組織老年人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實現老年人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及時總結老年互助式養老模式經驗,出臺政策進一步推動互助式養老模式不斷發展。建立老年志愿服務制度,制定和完善老年人福利服務、權益保障與志愿服務的政策和制度,為老年人志愿服務提供法律支撐。
加強養老服務人員培養,為養老服務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加強專業人才培養,鼓勵高等醫學院校設置老年護理專業,對于學習相關專業學生給予適當補貼,加快培養老年??谱o理工作的人才。出臺政策,鼓勵和支持高校、高職、職高畢業生和其他社會人員從事養老服務行業。通過提高養老服務人員待遇等措施,提升從業人員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同,提高廣大養老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
科學制定生育相關配套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大政府投入,大力發展公共托幼設施和服務,減輕家庭照料負擔,推進教育公平,降低家庭教育開支,使育齡群體不但生得起,還能養得好。完善生育休假和生育保險制度,適當延長女職工生育產假,將“男職工護理產假天數”寫入《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同時大幅度提高生育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直至實行免費生育服務。出臺多孩家庭住房支持政策。建立長效機制,對于二孩、三孩的家庭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創新驅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對養老產品科技研發的專項投入和政策引導,不斷研發滿足養老服務需求的產品,提升對老人照料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老人們自我照料的能力,減輕養老服務人員照料老人的勞動強度,改善養老服務人員的工作環境,推動養老服務產業、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雷后興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關于如何推進適老化的話題,雷后興一直都在關注,“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善待他們,就是善待自己。”
這次全國兩會前夕,雷后興專門就養老機構標準化服務做了深入調研。
“我國養老服務雖已邁進了標準化工作,但目前我國養老機構服務存在較多問題,如機構人員素質較低、硬件設施不足、服務形式單一、收費不規范。”
雷后興向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解釋:“目前國內養老機構缺乏高素質、訓練有素的管理和服務人員。護理員缺乏系統專業知識,只能完成基本項目,不能滿足老人緊急、特殊需求。還有,養老服務機構硬件設施比較陳舊,大部分機構只能提供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服務照顧,缺少專門的醫療護理設備,缺少能增進老年人相互交往的服務和文化體育設施。”
在收費問題上,雷后興認為存在不規范現象。“由于民辦養老機構主要通過收取入住老人繳納費用等來自負盈虧(部分地方獲政府補貼),收費標準存在一定隨意性,以各種名目變相亂收費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民辦養老機構在得到政府補貼和老人繳費后,給予老人的服務不成比例。”為此,他建議:
一、民政部門牽頭,按照《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強制性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和《養老機構膳食服務基本規范》3個行業標準及《養老機構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規范》等5項行業標準,對養老機構進行評估,并通過第三方認證、合格認定、等級評定等,實行標準化管理方式,推動養老業全面實施標準化服務。
二、公開對養老機構實施標準化服務信息。形成統一有序的信息發布管理機制,對于工作規范、標準及等級較高的養老機構及時向社會公布;對不符合標準的養老機構責令限期整改,并對其進行嚴格監管;對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風險的,采取停業整頓或關閉等措施。
三、加強養老從業人員培養和培訓。教育部門積極推動并鼓勵職業院校增加養老服務專業的建設,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養老服務相關從業人員納入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范圍,并實行多層次養老機構護理員培訓機制,重點培訓其執行標準規范、專業技能、安全管理和接待禮儀等內容,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基本穩定、素質良好的養老服務隊伍,提高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
四、將政府舉辦的普惠性養老機構列入規劃,解決全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需求日益突出的問題;同時扶持普惠性民辦養老機構建設,推進養老業的發展。
張琳
全國人大代表張琳擬在今年兩會提交《進一步完善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最近四年,張琳均針對社區居家養老提出相關建議。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2673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8.9%。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是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養老方式,但在養老服務體系中卻是最薄弱的環節。
2022年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提出,支持一批社區建設連鎖化運營,規范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提供失能護理、日間照料以及助浴助潔助醫助行等服務,建成一批示范型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
在調查走訪中,張琳發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仍然存在場地缺乏、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我們調研走訪的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高等院校相關社區都可以看到,由于各種政策限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場地不足。很多單位其實有空置場所,卻由于不能用于經營性設施或不能免費或低價提供給社區服務中心做居家養老服務”,張琳表示。
服務供給方面,張琳介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要服務對象是政府購買服務的生活困難人群和長期護理保險保障的重度失能人群,部分社區按照民政部門下發的名單提供上門服務,不在名單內但又有實際需求的老年人可能無法知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服務范圍狹窄使其盈利能力不夠,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抱怨老年人不愿意為養老服務花費的同時,很多老年人不知道社區有相應的服務。
針對上述問題,張琳建議,應促進居家養老服務行業的專業化和規范化。國家應逐步出臺相應政策和法規對養老服務機構(企業)制定規范的準入門檻,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資本、配套設施、服務內容和人員配置進行嚴格的審查,并在其經營過程中進行定期檢查。政府資金應該由補供方向補需方轉變,以刺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
其次,居家養老服務內容的側重點應逐步從護理服務轉向預防保健。隨著年齡的增長,未失能老人們的身體機理也會漸漸老化,最終可能也會喪失部分或全部的自理能力。對于未失能的亞健康老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延遲身體的衰老和預防性保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應對符合條件的老人提供延遲衰老、預防保健的服務,可以涵蓋日間照料、上門護理服務、各種健康保健指導、社區衛生站對老年人視力、聽力衰退的檢查等。
第三,將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建議從省基層面將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政府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同時,按照基本公共服務要求,建立分檔分擔的支出責任,構建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分擔機制,切實保障老年人的福利水平。政府應該重點加強對服務過程的日常監督,還可以將服務質量納入考核,對評估不佳的機構有一定的懲罰制度。
楊震生
“肢體健全的人可以活出精彩人生,肢體殘疾同樣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時至今日,河北省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的楊玉芳、高志宏夫婦依舊記得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來視察時溫暖人心的話語、與他們親切互動的瞬間。
今年兩會期間,正值北京冬殘奧會舉行,看著開幕式上殘疾人運動員的身影,全國人大代表、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通過視頻與楊玉芳、高志宏夫婦交流,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有了更深的感觸。
“這幾年,院里購置了血液分析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優化了無障礙環境,基礎設施和硬件有了很大改善,建成了多功能綜合型民政事業服務中心。”楊震生告訴記者。
讓居住在這里的截癱患者綻放精彩人生、老人安享幸福生活,是楊震生這些年來孜孜不倦的追求。“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除了良好的硬件設施外,建立一支高質量的護理員隊伍迫在眉睫。”楊震生說。
在楊震生看來,程芳無疑是唐山市截癱療養院護理員隊伍的“領頭羊”。去年12月,在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上,程芳從128名決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榮獲三等獎。
楊震生告訴記者,對程芳這樣的高水平養老護理員,要為其制定科學、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優化崗位設置與晉升渠道,完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通過這些舉措,拓展其職業發展空間。
在調研中,楊震生多次為養老護理員的招聘難、流動性高所困擾。“解決這些問題,建立一支穩定的護理員隊伍,需要建立完善合理、多維的績效評估和薪酬體系。”楊震生說,建議養老機構依據工作時長、工作量、責任大小和服務質量,并且參考當地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消費水平等確定護理員薪資水平。在此基礎上,可根據服務質量和工齡等多項指標不斷提高其福利待遇。
楊震生深知,提供良好的服務,需要更多像程芳一樣的優秀護理員。怎么辦?在楊震生的組織下,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全院護理員進行技能培訓,著力提升護理、服務水平。
“目前,療養院內的不少老人常年臥床,容易導致墜積性肺炎,預防、護理難度較大。”楊震生告訴記者,針對這類情況,對所有護理員進行培訓,通過實操的方式讓護理員掌握幫助臥床老人翻身、叩背排痰技巧。
在楊震生看來,加強護理員培訓,既要分層分類進行,以形成合理的人才隊伍結構,也要依托各級醫療、養老機構的臨床教學資源,加強護理的專業性和規范性。
“為失能失智老人開展健康和養老服務,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尤為重要。”楊震生告訴記者,對失能失智老人進行評估后實施分級護理,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在養老機構之外,家庭和社區也應該重視對失能失智老人的護理,必要時請專業護理人員上門為其提供服務。
楊震生認為,“互聯網+養老”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秉承互聯網開放、便捷、分享的理念,將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思維與居家養老服務相融合,不僅能使老年人得到便捷服務,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年人安全保障能力。老年人可通過平臺直接預約,享受120急救呼叫、社區醫生醫療咨詢、健康管家、醫院預約掛號、家政等服務。
如何讓更多的老年人享受“互聯網+養老服務”?楊震生認為,應統籌施策,盡快制定養老服務平臺標準,推動平臺互聯互通和信息開放及應用,推進養老服務信息系統與政府信息系統、公共數據互聯共享,助力養老服務資源整合和供需銜接。
楊震生建議,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明確補貼標準、購買服務目錄及價格。落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此外,支持互聯網平臺對接養老服務資源,利用平臺優勢創新養老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傳統健康養老產業的融合創新不斷深入,衍生出大量的科技化、智能化老年用品。“現在,不少老年用品也用上了高科技,如電動輪椅、智能手環、家居報警器等,給老年人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楊震生說。
楊震生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加快科技化、智能化老年用品走向市場的步伐。相關企業也要對接養老機構和老年人實際需求,研發出真正適合且能改善生活的科技化、智能化老年用品,真正提升產業鏈競爭優勢。
文章來源:網絡
版權說明:本微信公眾號所載圖文除原創外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敬請指出,以便我們及時公示、刪除或妥善處理。
Copyright © 2018.jiale All rights reserved.